传颂爱心,演绎真谛,托起希望之舟——中山一院整形修复外科、眼科病房“创优”实践

2011-04-15

传颂爱心,演绎真谛,托起希望之舟

——中山一院整形修复外科、眼科病房“创优”实践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工作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精神,不断提高护理临床质量,落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中山一院整形修复外科、眼科病区积极响应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号召,积极筹划、用心统筹,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将活动开展起来,并于20103月成为护理部批准的本院16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之一。根据护理部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计划制定本病区的计划,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着眼于如何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传颂爱心,演绎真谛,托起希望之舟”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创优“感动”服务。经过大胆的尝试与改革,她们的创优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也得到了多方高度的评价。

一、树立创优“感动服务”理念

1组织护士学习创优文件精神,全面审视自己,积极动员,统一思想,理清思路,营造氛围,细化服务,勇于创新,人人树立创优“感动服务”理念:病人没有想到的,她们能为病人想到、做到;病人认为她们做不到的,她们却做到了;病人认为她们做得很好了,她们要做得更好。

2、确定护理承诺:在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她们将深化感动服务,开展“首问负责制、“六个一”服务、“九个一”活动”,提高服务品质,创造和谐护患关系。

1)首问负责制病人有问题时,询问的第一个护士负责解决问题。

2)“六个一”服务: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语、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一串飞鹤、一番心理疏导、一句祝福。

3)“九个一”活动: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说好第一句话、回答好第一个问题、落实好第一次检查、留好第一次标本、做好第一次健康宣教、讲解好第一次用药和治疗知识、成人第一次输液穿刺成功率95%、住院第一晚或第二天早晨管床护士或护长探望问候。

(二)打造“绿色病房”

1首创“病房环境标准”:根据原来的病房环境相对单调,缺少绿色气息,病床单位与物品放置未能保持规范化等情况,制作病房环境标准图片悬挂于每个病房(如图1),规范病房物品放置,利于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家属共同保持环境的整洁、舒适,同时病房管理标识化、安全化,所有用具都有标识及安全使用指引。每个病房内、病房走廊、护士站均放置绿色植物;同时针对病区有较多小儿患者的特点,病房走廊放置水族鱼馆,让患者观赏到充满生命力的美丽观赏鱼,营造充满希望、有活力、健康又安全的“绿色病房”,愉悦心情,减轻紧张与焦虑。

2、设立“健康书架”与“玩具屋”:针对病人有获取健康知识的需求,但原来病区宣教资料只有宣教单张,未有书籍,我区特意订做书柜放置病房走廊,同时发动医务人员捐献相关医学保健书籍,如《家庭医生》、《家庭药师》、《整形美容手册》等;订购有关励志和时尚休闲的书籍,如《读者》、《瑞丽》等;同时针对小儿患者多,她们特意添置了玩具。专人负责管理、定时开放供病人借阅,受到病人与家属的好评。

3独创棉被的折叠方法,将棉被从“B字形”改革为“M字形”,更卫生、更方便病人使用。

4设置备用床罩与提示:备用床加设床罩和放置“已消毒,请放心使用”温馨提示牌,杜绝了其他病人与家属坐卧备用床的现象,并让新入院病人感觉更温馨、更安心,同时避免了护士因劝解勿坐卧其他病床而引起的护患冲突。

(三)搭建创优“感动服务”平台

1医护共同分管病人   传统护理模式以功能制分工,患者得到的护理服务往往是不连续的、不全面的。根据病区特点,她们实施了人性化的整体护理责任制大包干实行分组包干分床到人的模式,根据每位护士的年资、职称及实际临床能力,每位护士负责37名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护士长、护理组长每天检查、质控管床护士的护理质量,做到“每个病人有人管,每位护士有床管,我的病人我主管”。医护共同分管病人,共同查房,管床护士及时与管床医生沟通病人的病情,科学完成护理工作

2、优化“软硬件”,还护士予病人:及时调整管床护士工作职责与流程;优化出入院与检查流程,管床护士迎接入院病人到床位,送上 “六个一服务”、 做好“九个一”,送出院病人离开病房,实现住院患者零等候。护士工作站前移至病房门口,主动服务病人;优化护理文书书写,采用表格式的护理记录,创优后护理记录书写时间缩短,从每人每班书写时间11.5h缩短至2528min应用5S管理方法,所有物品均分类、定点放置,标识清楚。改造输液车,增加基础护理工具车,使基础护理用品集中、合理放置,省时省力。

3、独创“管床护士名片”管床护士和护长在病人入院2472h派发名片建立首个沟通渠道,与病人或家属沟通,传递爱心与责任,让病人第一时间找到管床护士解决需要,促进护患关系。

4首创《管床护士日志》:管床护士们在工作中注重管床心得和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用护理日志的形式记录遇到的人和事或所做的工作,包括在工作中真实感受与心得。好的经验与方法通过书写总结得到推广,护士们积极书写管床护士日志共51篇,其中病区护士宫小宁的护理日志已发表在卫生部医政司的网页上。书写《管床护士日志》这一举措受到了院领导及卫生部领导的赞赏,在7月份郭燕红处长来本病区检查工作时,亲口肯定了她们的工作并表达了对这一举措的希望。

四、提供优质护理,感动病人

(一)基础护理100%,做到陪人零护理

1、成立基础护理调研小组  为了更好地实施基础护理,成立了以护长为组长,护理骨干为组员的调研小组,每月全面检查病区基础护理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研讨夯实基础护理的有效措施。

2自行设计问卷,科学评估与评价  以前的护理模式主要是护士主动评估病人,而忽略了病人的主动需求,20103月,她们在充分调研目前基础护理现状的基础上,与专科医生共同设计“护理服务需要调查问卷”, 主动调查了解病人的实际护理需求,同时结合她们的护理评估,由管床护士进行动态、全程的评估。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她们还建立了客观评价护理质量的方法,自行设计“患者评价护理服务质量调查问卷”,调查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倾听病人的意见和建议,为她们改进护理服务,为优质的护理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

3落实基础护理100%  首先调整人力,安排1名护士7:30上班执行晨间护理,由管床护士、组长和护长检查、质控晨间护理质量;然后管床护士根据科学评估的结果,开出切合患者需要的基础护理的护嘱,并使用自行设计的“病人生活护理需要床尾护嘱单”。护士在每天工作中根据“护嘱单”内容为病人提供床上擦浴、床上洗发、会阴擦洗、口腔护理以及翻身、按摩等基础护理服务,做到人人参与基础护理,不分护士层次与级别,管床护士落实基础护理100%术后及重病患者基础护理执行率由创优前的95%增长至100%优质的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及满意度,让家属放心,真正做到了陪人零护理。让病人感动!让家属感动!

(二)开展特色专科护理

1率先编写、实施单病种健康教育路径编写单病种健康教育路径共8个,如隆胸、小耳畸形、青光眼、白内障病人的健康教育路径,并于10月投入临床使用,她们对130多位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患者的满意度达到100%

2、制定专科病情观察指引与交接班要点与指引8种、编写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30。让护士熟悉专科病情观察要点。规范护士护理操作,保证护理安全。

3、制作图文并茂的专科各病种的“健康教育资料册”放置于每个病房,供病人随时阅读。制作“健康教育宣传画”悬挂于两侧走廊,使病人更了解她们的专科知识与需要配合的事项。如隆胸、隆鼻、角膜移植等健康教育。

4、编写专科疾病功能锻炼宣教单张与制订功能锻炼器材。(1)提供橡皮圈给动静脉造瘘术后患者进行手臂功能锻炼。(2)订做脑瘫术后双下肢功能锻炼板。(3)指导双手疤痕挛缩的病人锻炼手指精细活动功能——叠千纸鹤。免费提供给100多位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5、制定专科病人出院指引,如脑瘫、隆胸、动静脉造瘘术后病人出院指引,眼科病人出院指引等,使病人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高。制定专科出院病人药物使用指引,指导病人出院后正确规范用药。

(三)细化护理服务

1飞鹤送祝福:为手术患者赠送带有祝福的千纸鹤。

2首问负责制:病人询问的第一个护士负责解决问题。

3护患沟通零距离:护长、管床护士每天与病人交流,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每月组织护患沟通会。制作每个病房的护患沟通园地在每个病房安装护患沟通版,由每天的P班负责书写第二天该病房患者的检查项目(包括患者姓名、时间、地点、项目、告知者),同时提醒病人,了解病人做该项检查是否存在困难?需要什么样帮助?提前做好护患的沟通。同时在沟通园地上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安全与自我护理事项。负责执行的护理人员心得:在病人的注目下书写通知有种别样的满足感;用写与说两种方式告知检查,减少了病人因忘记再次询问的后续麻烦,从整体上看是一种节时节力的好方法。住院病人心理反馈:住过好几次院,第一次遇到这种通知检查的方式,避免了以往医务人员告知后会忘记的现象发生,而且让她们从心理上提前做好了准备,需要的话可以提前通知家人,从很大程度上减缓或消除了她们的焦虑感和紧张感。她们很喜欢这种方式。

4开展背景音乐疗法

在全院普通病房内率先实行“设立音乐播放器——开展背景音乐疗法 购置音乐播放设备,主要播放设备放在护士站,各病房同时安装小广播。制订了播放音乐的时间和负责人员。分四个不同时段播放不同疗效的音乐,减缓了病人枯燥感和无聊感,舒缓了病人心情;为医务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加强与病人全方位的沟通。负责执行的护理人员心得:能够在清晨起床时和傍晚进餐时为病人播放音乐是件幸福的事情;在紧张的工作时能够听到好听的音乐心情会变得轻松起来;住院病人心得反馈:每天播放一些曲子会让她们觉得住院不再那么枯燥,心情好很多;听到她们老辈子人喜欢的草原歌曲和民族歌曲她们会感到很舒服。

五、管理科学与人性化并重,感动护士

(一)实施分层、全程、全员培训,提高护士专科护理水平

1、每周业务查房,每月专科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

2、多次邀请专家授课,讲授深层次护理等。

3护长参观学习卫生部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单位,到日本学习护理服务理念,学习“医院质量管理”等。病区护士参加每月创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与先进个人“创优”经验分享、优质护理服务学习班”等。

4、开展护士礼仪培训。

(二)护理管理实行工效挂钩

每班次记录工作数量;每天分层次质控、评价工作质量,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每季度审核护士岗位职责;分层次考核护理操作与专科理论;每年考核三基三严理论与技能;年度考核、评先、晋升与酬金分配根据护士的工作数量、质量、技术难度、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等要素,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并有激励措施

(三)感动护士,增强凝聚力

1、为护士庆祝生日;节日向护士发送问候与祝福。

2、改善护士工作环境,让护士有家的感觉

3、建立护士“月度合理化建议与意见箱”, 让护士畅所欲言,为科室的发展出谋献策,促进提高

4、年度奖励优秀:评选“感动服务天使”、“礼貌之星”;合理化建议推荐奖、鼓励奖等

六、创优“感动服务”,全方位满意

1、患者满意

120072010年住院、出院病人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9%以上,2010年保持在99.7%以上,排在全院前列

2患者按呼叫铃次数1522/减少510/天;对护士及时应铃的满意度上升为99%以上;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在99.5%以上

3表扬信200922封增加到201056,信中点名表扬护士的具体事例及人次数大幅提高。

4)家属陪护率创优后下降了36.67%

2、医护满意:护士对创优知晓率、支持率、执行率、满意度均为100%;病区护士对自身工作能力的体现、分工和排班方式、实施责任制护理的满意度均为100%创优工作既强化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也提升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医生对创优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均为100%

3、同行满意:成为护理部对外交流的示范病区,接待全国各地各级医院同行参观学习8100余人次获得好评;并成为广东省护理示教录像的拍摄点。

4社会满意: 2010年比2009平均住院日下降9.4%,入院人数增加10%

5、政府满意:接受卫生部督导检查两次,得到督导专家的充分肯定与赞许

随着创优工作的开展及深入,她们的服务理念、精神面貌、工作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务质量整体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创优工作任重而道远,她们仍坚持不懈地努力,深化护理内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推进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